与面条有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晚上,煮了一碗面条当晚餐,其实,我本不是一个喜欢吃面的人,一是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了吃米饭,吃面条好像吃不饱,二是胃的小毛病吃面容易胃痛,但一个人也不知道吃什么,随便煮点吧,一个人的生活怎么简单怎么来咯。
吃面时突然脑海中浮现一个镜头,出自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于是打开来再回看一遍。镜头中,作家徐爱友在吃面时读了一封信,这封厚厚的信是一个深爱他的女人写来的,这是一个垂死的女人发自内心的真实爱情故事。写信的人用尽一生,而读信的人仅是把这个故事当成了下饭菜,用尽一生的爱情,其实一点也不值得,可偏偏就有大把的人为了爱情失去自我。昏暗的灯光,慵懒的书香氛围,呢喃的琵琶语,伴随着吃面条的吸溜声,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才女徐静蕾在2005年根据这篇小说自导自演了同名电影。这部电影是以倒叙和书信的形式叙述的。故事开始于18年前,也就是1930年,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一个13岁的女孩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本是平静的生活,因为北屋搬来了一个作家而发生改变,情窦初开的年纪,他爱上了隔壁温文儒雅的作家。由于家庭贫穷,母亲不得不改嫁山东,女孩也离开了这个充满童年及爱情启蒙的地方,但藏在心中的爱从未改变。几年后,女孩考上了北京女子师范,回到她学生时代的原住处,与作家重聚,并将她最珍贵的初夜献给了他,但这个看似优雅的男人甚至不知道她是和自己一起住在四合院里的邻居。再后来的一次舞会上,女主人公再次与作家走进了四合院,同床共枕一夜,没有什么邀请没有周旋哄骗的话语,仅是因为她爱他。也许只是为了温存过后的一支白玫瑰,男主人公两次离开,女主人公都是选择默默等待,她不想让作家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甚至因此而恨她,她独自生下孩子,为了能让他们的孩子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后像作家一样跻身于上流社会,她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选择成为一名交际花。爱一个人可以如此卑微。
而作家喜欢对所有女人滥施爱情,看似潇洒,其实他的内心是缺爱的。在电影开头,作家还未进屋,就问仆人,“蔡小姐有消息么?朱小姐呢?”从这句话中不仅可以看出作家对女人的轻浮,还能感到作家渴望被女人放在心上挂念的急切。而仆人的一句“这几天清净得很!”多少验证了四十一岁的作家人到中年,没有真爱陪伴的落寞。在片尾,作家打开自己的门,望着对面的房间,仿佛看见了那个一直被自己忽略的永远守在窗边张望的小女孩。这样的镜头,预示着作家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最可贵的爱情,有一种幡然醒悟的悔恨。是的,人往往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惜。
影片中出现的空军黄队长,默默的爱着女主人公,想给她爱、给她一个家,但女主的心完全被一个不爱她甚至对她一无所知的男人占据,明明她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却因为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丢失自己。作家是渣男,女主也是渣女,她感动于自己付出的爱,却又辜负了黄队长,她与黄队长保持着暧昧关系,却又总是一副我不爱你的自恃清高。这世间有一种爱,明明知道爱而不得却又无法割舍,女主如此,对于黄队长来说亦是。
影片的文字犹如一篇散文,很优雅;又如一本小说,很张爱玲。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影片中的白玫瑰是女人对男人无瑕的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旧如男人第一次送给女人的那支一般一尘不染,纵然男人早已遗忘。玫瑰凋零,只留空荡荡的花瓶,但好在通过讲述,女主最终也深印在男人的记忆中了。倾尽一生,只为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一些印象,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分手之后女人总是想问男人的一句话,当男人回答“爱过”,她们往往也就释怀了。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遇到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都不能在一起,或早或晚你不得不放弃。到最后才明白,最痛苦的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其实,起初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选择了飞蛾扑火。
写于2021年7月15日晚,沉寂了近一年,今日分享一下[比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