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怎么办吃点什么好(中暑吃了就吐怎么办)
注意!这些“中暑急救法”不可信!正确处理学会这3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环球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来源: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
稍不留意,你可能就着了中暑的道儿
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威胁生命
这份防暑攻略请收藏
清凉一夏有技巧!
中暑分几种
1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多汗、乏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这个时候立马补救还来得及,应该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大多可逐渐缓解。
2 轻度中暑
除恶心呕吐外,还伴有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动作不协调等,经休息、饮水后不容易缓解,立刻就医、及时处置也可以恢复正常。
3 重度中暑
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出现失衡,表现为高热、昏迷,甚至抽搐、猝死,此时就到了中暑死亡高风险阶段(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不应自行处理,以免耽误救治时间,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注意!错误急救
不仅适得其反,还有其他危害
然而在中暑后的自行急救环节,很多人会存在错误操作。
1. 掐人中无济于事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降温、脱离热源。掐人中仅仅能起到刺激疼痛的作用,与掐大腿无异,不能用来急救。尤其对于昏迷的病人,掐人中有时甚至可能因为疼痛刺激引起误吸窒息,反而存在病情加重的潜在风险。
2. 猛喝凉水当心“水中毒”
中暑后需要合理补水,但不建议大量喝凉水。因为大量出汗会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此时只是大量喝凉水,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也就是俗称的“水中毒”,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昏迷。此时喝水要少量、多次,分口喝,适当加些盐会有更好的效果。
3. 藿香正气水可能加重脱水
首先,藿香正气水主要用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也就是热伤风;而中暑并不在藿香正气水的适应证当中。其次,藿香正气水的酒精含量为40%~50%,服用后可能引起严重的脱水,中暑损伤会更严重。
4. 吃退烧药适得其反
中暑发热的机理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不同。中暑导致的发热,是因为人体的散热中枢受阻造成的热量在体内积聚,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而退烧药主要通过身体发汗来达到降温目的,中暑后服用退烧药会适得其反。因此,中暑后首选物理降温。
中暑的正确处理方法
1. 迅速远离高温环境
将病人扶到附近阴凉通风处躺下,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解开其衣服,同时使其双脚抬高,这样有利于增加病人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
2. 及时补充水分
如果病人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一些淡盐水。但补充水分不宜过多, 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3. 迅速降温
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用冰袋或冰块进行局部降温;还可以用医用酒精、温水反复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电风扇吹风,以加速身体散热,但要注意适度。也可对中暑者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以促进散热。当病人体温降至38℃以下时,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希望在这热情的季节里
所有人都能感受夏日的美好
远离中暑~
视频加载中...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症状,在高温并高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哪些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出现中暑情况怎么办?如何预防中暑?新华网记者独家连线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宪海。
首先,来了解一下中暑究竟是什么?据陈宪海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中暑的症状是什么?
症状:中暑症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暴露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胸闷、恶心、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此时若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环境,及时通风、降温、补盐水,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轻度中暑:指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脉搏增快等症状。采用上述先兆中暑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也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指除上述轻度中暑症状外,还伴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
陈宪海介绍,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及有基础慢性疾病者中暑的风险最大。
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循环系统功能衰退,皮肤汗腺萎缩,这使得机体散热不畅,故易中暑;
婴幼儿则是由于年龄尚小,机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一旦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则易中暑;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身体虚弱,若再遇上温度较高或通风不良的环境,就容易中暑;
有基础慢性疾病者,平素体质就偏虚弱,尤其是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炎热天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当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时,就易中暑。
高温天气剧烈活动的人群;特殊训练人群。
陈宪海说,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即使是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中暑,所以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或运动。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中暑?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可少!
衣—浅色透气,穿对最重要
陈宪海说,高温天气容易出汗,所以应选择浅色、棉质、柔软、透气的衣服,以利于皮肤“呼吸”,汗液易于蒸发而带走热量,不易中暑。但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夏季赤膊露腿会感觉更热,此时穿薄长衣、长裤,有益于防暑。
食—切忌贪凉,清淡为适宜
热的时候一瓶冰饮料下肚确实会很凉爽,但不可贪图一时凉爽,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夏季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多吃瓜果蔬菜,比如冬瓜、西瓜、番茄等,另外,还可以食用山药薏米粥等,以健脾化湿开胃。及时饮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住—起居定时,避免热湿闭
陈宪海提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因此每天尽量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就是要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居室要注意通风,早晚气温稍低时建议开窗透气。处于空调屋的人们也应注意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不可一味贪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行—注意防晒,全面防中暑
“外出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制剂、风油精等。”陈宪海说,早晨或傍晚,天气略微凉快时可以到户外适当活动,劳逸结合,增加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中暑了该怎么办?
停止作业,脱离高温环境,快速降温(湿毛巾、风扇、对流),病情监测,呼救。
小提示:莫把中风当中暑
老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
小儿:脑炎,注意防蚊虫叮咬;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中医叫疫毒痢)。
监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划:李由
文案:袁晗 秦来玲
后期:陈正
海报:周木
摄像:庞黎黎
夏天到了,最容易发生中暑了,尤其是中老年、孕妇、儿童这些特殊群体,那么中暑了如何急救呢?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请记住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条件下,所以怀疑中暑了重点是脱离这样的环境。
1.避免阳光直射
中暑必然发生在高温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温条件下先将其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它平躺,解开衣领,使其呼吸通畅。
2.降低体温
不管是用物理降温或许药物降温,将患者搬运后首先就是为其进行降温。用一盆凉水或少数稀释过的酒精擦洗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动脉血管方位,以到达降温作用;也能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运用药物降温。
3.迅速服用治疗中暑的药物
藿香正气水等乃是解暑良药,应作为普通家庭常备药来储藏。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若是家里有中暑的患者,能够在为其进行以上步骤医治后给其服用解暑药,缓解中暑症状。
要是中暑患者的情况较严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如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送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5.注意休息
中暑后的患者应在凉爽的地方安静地休息一段时间,别着急返回工作岗位,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果还没有缓解请尽快到医院就诊。注意多休息,千万不要带病上岗。
1. 夏季要多补充水份,注意清淡饮食,注意学会防暑避暑,不要在太阳底下曝晒,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避免中暑的问题。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外出,因为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容易产生头脑晕眩,中暑的现象。
3.平时少吃一些容易上火的水果,比如荔枝、龙眼等,可以尝试多吃一点樱桃、草莓之类的水果。
4.大量饮水是必须的,因为夏天身体出汗比较多,需要大量饮水进行补充,另外绿豆汤也对身体有好处,少喝饮料。
5.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夏天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能够有效预防中暑。
6.如果在太阳下走动或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遮阳伞、墨镜等都尽量佩戴齐全。
7.夏天随身携带降温解暑的药物,当出现中暑前兆时,及时服用,有助于及时缓解中暑。
中暑急救贵在急时,日常如果发现患者的脸色发黄,或者脸色不对,无精打彩想睡觉,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问题的话,那么都有可能是中暑的征兆了,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急救了。
上一篇:1013用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云原生是什么意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