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母女关系有什么结果
和母亲老死不相往来30年,如今却迎来报应,女儿要断绝关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沐小慧讲故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近的韩玲有点烦,女儿陈婉婉居然要和自己断绝母女关系!
还把自己电话、微信都拉黑了,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人家都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女儿倒好,混出一点人模样,就想撇了她们一家。
难道女儿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样打工,供她上大学、开饭馆的吗?
真是叫人心寒啊!
不就是没跟她商量,动用了她放在自己卡上的十五万吗?
再说了,这钱也不是拿给老公喝酒打牌鬼混,而是拿回去给老房子翻新。
高中毕业后就在打工的儿子,现如今也25岁了,别人家生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韩玲却连个儿媳妇的影子还没见着。
可陈婉婉呢,赚到一些钱后只顾着和男朋友商量县里买房的事,对弟弟的事置之不理。
现在好了,还把自己给恨上了,不仅拉黑还要断绝关系。
说心里话,韩玲是有点偏心儿子的,毕竟老陈家还得靠他传宗接代。
至于女儿,韩玲也有考虑过,陈婉婉学历能力都比儿子强,将来挣钱的机会也大。
况且,这钱都跟她说了是暂借,会还的。可惜陈婉婉就是不理解她。
想到最后,韩玲只能把这一切归于报应。
2.
之所以说是报应,是因为韩玲年轻时也做过“断绝关系”的事。
那会儿是90年代,18岁的她爱上能说会道的陈建。
可当家的母亲却认为陈建除了嘴巴,肚子里没墨水,又没养家糊口的手艺,家里条件也很普通,担心韩玲过去会受委屈。
可韩玲根本没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还偏偏就非君不嫁。
陈建为了让韩玲嫁他板上钉钉,还暗地里把生米煮成熟饭,这下连彩礼都省了。
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玲的母亲只能咬碎后槽牙,应允这门婚事。
可母亲心里也不舒服啊,在韩玲出嫁的这天,她耍起了脾气,干脆躺在床上不起来。
韩玲去叫母亲,母亲却赌气说:我难受,你自己去吧。
带着母亲的“诅咒”,韩玲嫁进陈家后,真的就没过上一天安生的日子,每天都有事让她难受。
这30年,除了培养了陈婉婉这只金凤凰,韩玲再也没有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
韩玲把这些年的苦日子,全部归咎于母亲当年的“诅咒”。
30年来从未踏入娘家一步,婚丧嫁娶都让陈建去。
这下好了,自己跟母亲怄气25年,现在报应到身上,韩玲根本想不到女儿会因这15万跟自己断绝关系。
3.
躺在床上的韩玲抹了一把眼泪,起身去厨房倒水。
看了墙上的挂钟,这会儿都快午饭点了。
不知道陈建是搁哪家麻将馆大杀四方,还是蹲在彩票店门口研究号码呢?
小钱挣不来,天天幻想一夜暴富,他这副德行,就算不是因为这15万,女儿迟早也会跟陈建断绝关系。
韩玲叹了口气,当年自己不听母亲的话,非要嫁给陈建。
这些年她也算看透了,不是母亲“诅咒”她,日子才不好过,而是自己当初被爱情蒙蔽了双眼。
陈建在婚前就是那副德行,在家里跟个大爷似的,脏活累活都是他姐姐和公婆在做。
后来姐姐嫁人,她嫁过去了,重担就落在她身上了。
再后来,韩玲跑城里去打工,公婆又继续种田,直到前几年二老相继离世,田里才租给别人做了。
就在这时,儿子打来电话,他说自己在工厂里挺好的,每个月几千块工资,问韩玲要不要一起过来打工?说到最后,儿子还劝起韩玲。
“妈,你把钱还给姐姐吧,母女俩没有隔夜的仇。我还年轻多打几年工,再回去翻新房子结婚。”儿子劝说韩玲挽回和姐姐的关系。
“知道了,你安心上班吧。”挂完电话后,韩玲琢磨起儿子的话。
母女俩真的没有隔夜的仇吗?自己这么多年记恨母亲没回去孝敬她,她会不会恨自己呢?
4.
想到这里,韩玲打开监控软件查看母亲的情况。
这个软件还是当初陈婉婉回娘家安装的。她说韩玲要是想母亲了,可以随时看手机。
可安装了一年多,韩玲从未打开过。
母亲会不会在睡觉呢?
韩玲鬼使神差打开监控,却发现院子里堆满了杂物垃圾,佝偻着背的母亲正在整理废纸箱。
母亲似乎比记忆中的她更瘦了,步履也更蹒跚了,韩玲突然觉得自己很残忍。
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就记恨了她这么多年,不回娘家去看她。
院子里的另一角栏杆上挂着一条条什么东西?腊肉腊肠吗?
这几年,陈婉婉时不时就会带一些腊肉腊肠回来,还说那是别人送的。
陈婉婉曾经问过韩玲,这些腊肉腊肠有没有妈妈的味道?
当时韩玲也觉得有点小时候的味道,但又不太确定。
毕竟以前的她,爱吃但能吃到的次数屈指可数。
那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好东西,以前养的鸡鸭羊,全部都是要拿去卖的,除非病死,母亲才会留下来煮给兄弟姐妹饱餐一顿。
所以,她吃的那些腊肉腊肠都是母亲做的吗?
5.
一想到这里,韩玲决定烧壶水泡方便面垫一下肚子,等会儿回娘家一探究竟。
吃完方便面也没等到陈建,估计他是输钱了不敢回家,韩玲直接合上门启动电动车。
当母亲见到韩玲的那一刻,浑浊的眼球瞬间有了光芒。
“玲子回来了,吃午饭了没?”母亲赶紧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拉起韩玲的手。
韩玲喊了一声:“娘,我刚才吃了方便面。”
“吃方便面咋行,我给你炒个腊肉,家里还有米饭。”母亲说着就从栏杆上拿下一条腊肉。
不一会儿,一盘辣椒炒腊肉就被母亲端上桌。
滋滋冒油肥瘦相间的腊肉,让韩玲不自觉地就伸出手拿起一块腊肉塞到嘴里。
还是当年的味道,特别满足。
“你呀,跟小时候一样嘴馋,那时候没得吃,老是要藏起来,你总有办法找到。”母亲笑意盈盈地望着韩玲。
“以前没零食吃嘛。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别人来家里做客后的剩菜就够我和哥哥姐姐们吃了。”
回忆起那些年的旧时光,最难受的就是父亲早逝,母亲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的画面。
也许自己当妈后,才能明白,当时母亲不愿意她嫁给不靠谱的男人的心情。
“玲子,对不住,在你出嫁那天说那样的话,你这些年过得不舒服,当妈的心里也不舒服。”
这些年,母女俩之间的误解终于在这一刻解开。
晚上八点多,韩玲刚想回去,电动车却没电了。
看来只能把电充好了再回去,她继续陪着母亲说话,似乎要把这些年的话都说完,她还答应以后有空就会回去看她。
直到夜里十一点,韩玲才骑着电动车返回家里。
刚进门,就看见女儿陈婉婉和她的男友阿旭。
“阿姨,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阿旭连忙站起身来。
“你们怎么过来呀?刚好我去看望外婆,车子没电。”韩玲去厨房倒了两杯水。
“阿姨,婉婉有话跟你说。”阿旭用手肘碰了碰陈婉婉的手臂。
陈婉婉喝了一口水,艰难地说了一句话:“妈,对不起,我那天不该说断绝母女关系。”
“婉婉,我也知道错了,钱是你辛苦挣的,这卡你拿着吧,我一分没动。我打算过两天去你弟弟工作的厂里打工。你弟说了他要自己挣钱给房子翻新。”韩玲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张银行卡。
“阿旭说房子确实里面线路都老化了、装修也很旧了,住着有安全隐患,所以这钱你还是拿着去翻新吧。我们再去挣就是了。”陈婉婉没有伸手拿卡。
“是啊,阿姨,您辛苦培养了婉婉,花了很多代价和心血,这钱您应该收的。”阿旭劝说韩玲。
“做母亲的,也什么好东西给你,也没有像样的嫁妆给你,这钱我是不能再收了。”韩玲觉得很愧疚,自己这么多年也没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妈……”陈婉婉听到母亲的话,眼泪直流。
“时候不早了,快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开店啊。”韩玲把卡放到陈婉婉的手里,就让他们回去了。
明天天亮,她就收拾行李去投靠儿子打工 ,两三年总能攒下翻新房子的钱吧,反正她不能再做啃女儿钱的人了。
大家觉得韩玲这样做对吗?
#故事#情感
和爸爸关系不好的女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知乎上曾有个点击量很高的问题:你最不愿嫁的是哪种男人?
其中有一条高赞回答:我爸。
这让我想起了小A的故事:小A是家里的独生女,在她童年的记忆里,爸爸整天都是拉着个脸。有时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后就会打妈妈、打自己、打家里的宠物来出气。所以小时候,她特别害怕爸爸回家,因为一旦爸爸回家,整个家的气氛就会变得压抑沉重,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小A记忆里的爸爸,除了带给她恐惧、焦虑,还有心酸和委屈。而在她的记忆里,妈妈总是承受着长年的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委屈和心酸都会跟她说,母女经常以泪洗面。所以从小,她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找一个跟爸爸完全不一样的对象结婚。
后来经人介绍,她找到了一个跟爸爸完全相反的男生:温柔、体贴、事事自我反省。但相处久了之后,她又觉得这个男生缺乏主见、男友力不够,优柔寡断。所以她开始尝试改变这个男生,教他怎么处理事情,教他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久而久之,男生产生了反感情绪,为此两人经常吵架,两人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很大问题。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个讲夫妻关系的专家说过的一段话:
一个在家暴父亲阴影下长大的女儿,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遇到了另一个有家暴倾向的男性。
所以说,不和谐的父女关系,会给女孩的成长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异性的错误认知、对自我的错误认知以及对亲密关系的错误认知等。
一、对异性的错误认知
心理学发现,当我们排斥父母的一方时,我们反而容易变得和他们相似,并且让自己的生活也变成他们的样子。
比如你爸是个脾气不好的人,你痛恨他面目狰狞的样子,但你最后发现,你也很爱向别人发脾气;比如,你爸有酗酒的毛病,长大后你发现,你的身上也有他的很多影子。
二、情绪不稳定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或者遇到自残的孩子。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孩子从小被父亲打骂,刚开始她们会忍着,后来就会想自残。
所以,父亲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的话,女儿也会不知道如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对于那些不爱孩子的父亲,不管母亲怎么做,他们都不会改变。
三、没有正确的择偶观
如果作为父亲,整天在家中什么都不干,也不懂得体谅妈妈,对女儿的成长和教育从不参与,那么等女儿到了适婚年龄,可能会对婚姻产生恐惧感,或是没有正确的择偶观。
四、很难收获幸福的婚姻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一般来说,从小和父亲关系不好的女生,相对于那些从小跟父亲关系处得很好很融洽的女生来说,她们的感情经历都比较坎坷,成年后都很难获得一份幸福圆满的爱情或婚姻。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
马伊琍曾在《朗读者》中说:“尤其是对于女孩子,如果有一个非常爱她的父亲,这个女孩活在世界上,会非常有底气。”
心理学家黄希庭也说过:“所有的心理痛苦都是为心理成长所交付的学费”。
所以,愿每个父亲都能明白自己对女儿的成长,有多重要。
我那天在公众号“武志红”上看见一个真实故事,看完思考很久,感觉特别值得聊一下。
我们先看故事哈。
作者的邻居李阿姨,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十几年前,李阿姨小叔家因为一些家庭变故,无法亲自照顾孩子,便将6岁的女儿寄养在李阿姨家里。
当时李阿姨心里不太情愿,但碍于情面,只能勉强答应。
侄女跟女儿同岁,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
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李阿姨可谓尽职尽责,面面俱到。每天早早起床为她煮上营养早餐;日常教导她学习方法和礼貌礼仪;晚上雷打不动地给她讲睡前故事……
她坚信自己养育女儿的方式是最科学、最正确的,并要求女儿分毫不差地跟着她的步伐走。每当女儿抗拒的时候,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分析利弊,直到女儿从思想上折服,从行为上服从。
而面对侄女,李阿姨更多是听之任之的态度:不会刻意去关心、教导侄女,但当侄女主动凑过来时,她也没有强势阻拦。
小学期间,2个孩子都比较乖巧、听话,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然而到了初中,两人却逐渐产生差距——侄女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成绩越来越好;但女儿却开始分心、厌学,成绩一落千丈。
李阿姨非常头疼,开始把所有重心放在女儿身上。一边委托学校老师在学习上对女儿多加关照,一边在生活中对女儿实行全方位的监控。
结果依然无济于事。
后来侄女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女儿只勉勉强强考了个大专,期间还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侄女大学毕业后,留在一线城市工作,每逢过节都会回去探望李阿姨,感激李阿姨小时候对自己的引导与关照。在侄女眼里,李阿姨是当代好父母的楷模。而另一边,女儿大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直宅在家里,无奈之下李阿姨只能托关系让她在学校当图书管理员。母女关系非常紧张,常常争吵,相互指责。
情况到这一步,也许很多人会困惑:
两个孩子同吃同住,接受同一个养育者的教导,为什么结果差距这么大?
甚至李阿姨自己也对此充满困惑。
接下来,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两个女孩成长背后的细微差异。
首先,她们的角色定位不一样。
对李阿姨而言,一个是亲生女儿,一个是小叔家的侄女。
这就意味着:她对两个孩子的情感投射是不一样的。她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女儿变好,并愿意为女儿的成长付出很多心血和精力。当她尽心尽力地成为一个“好妈妈”时,心里对女儿肯定会有期待——“我这么努力当一好妈妈’,你也应该努力当’好孩子’,这样才不辜负我的辛勤付出。”
但面对侄女,则很不同。
她不在意侄女是否变好,仅仅是出于义务,把给到女儿的资源同步分享给侄女。换言之,她心里对侄女没有期待。“饭你可以一起吃,讲故事你可以一起听,但吃与不吃,听与不听,你自己决定,我不强求。”这种养育心理的细微差异,对两个孩子而言,她们的内心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在女儿的感知里,妈妈是走在前面的人,她在拖拽着我前进;而我则是被动的跟随者,只能跟着妈妈走。女儿年纪尚小时,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教导,确实能给到她很好的安全感,指引她前进的方向。只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成熟,妈妈的种种期待和要求,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限制女儿自由意志的延伸。
“你想成为’好妈妈’,想让我成为你理想中的’好孩子’,可是我更想成为我自己。”于是,一场母女间“意志的较量”便悄然发生。
在侄女的感知里——
伯母是陪伴我成长的人,给我提供学习资源;我有需要就向她索取,我不想要就直接拒绝。侄女年纪尚小时,在跟随着一起学习、一起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并知晓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随着侄女慢慢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成熟,伯母这种无要求、无期待的养育方式,反而给了她自由探索、自主成长的空间。“我不需要成长为任何人期待的样子,我只需要遵从我的意志,成为我自己。”于是,一个孩子的“自由意志”便由此生根发芽。
我认为,这位作者的心理学真是学到家了,分析特别到点上,影响两个女孩目前生活状态的主要就是这一点。不过,影响她们俩目前结局的还有一些次要的因素。我现在就把自主意识是如何被压制的以及造成两人目前归宿的次要因素再深入具体地分析一下。
首先,作为不折不扣“好妈妈”的李阿姨是怎么限制孩子的自主意识发展的?
在如今大家普遍重视家庭教育、拼命想做个好父母的大氛围下,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好父母”这一点很有必要。
像李阿姨这样的“好父母”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来到世间,爱她,欣赏她,满足她,表扬她,尊重她,体谅她,给她做好吃的,给她买漂亮衣服,尽其所能地满足她欲望,不让任何人伤害孩子。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有规划,有步骤,有章法。
她们最重要的特点是舍得付出。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听我的!
尤其是那些骨子里强势而又读了很多教育书籍的妈妈,跟这个李阿姨及其相似,也跟我前不久那篇文章里写的安揪的妈妈非常相似:我一心都扑在孩子身上,为你的未来付出这么多,牺牲了我好多钱好多时间,我都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按照我规划的路走。她们不知不觉会营造出一个氛围:我最正确,谁不听我的就是错误的,就对不起我。
而孩子那一方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精神内核,自我意识是从精神内核开始萌芽生长的。
因此,他们大略分为三类。
第一类,那些精神内核坚强,自我意识早熟并强大的孩子。如果他们遇到不懂教育、态度粗暴压制型的父母,长到青春期,他们会直接叛逆,一下子掀翻父母这块顽固不化的大石头,跟父母决裂,或者获得新生,或者破罐子破摔。
但如果他们很不幸运,遇到像李阿姨这样看似懂教育擅长利用柔软绳子捆人的父母,他们也没辙,因为对方不是石头,是一捆看不见的绳索,你始终在一捆看不见的绳索里挣扎,你无法反抗,又感觉被压抑得厉害,早早就会产生各类心理疾病。
第二类,精神内核最弱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被父母压制得死死的,自我同一性早早关闭,父母的世界观和生活学习方式完全变成了孩子自己的,自我意识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外人看起来很乖,但无精打采,没有个性,一生都不再有做自己的机会。不过,这类孩子不挣扎,不纠结,也少一点痛苦。这是最可怜的孩子。
第三类,是精神内核弱、自我意识没有完全被父母吞噬的孩子。就像李阿姨的女儿这样,因为妈妈对她小时候的精心呵护,她慢慢也发展出了自我意识,但这个自我意识始终被父母的自我意识压制着,就像一棵小树始终被一棵大树遮挡住阳光,她渴望发展自己,又不敢发展自己,始终压抑,始终憋屈,始终纠结。人和树又不一样,当他们继续长大,而父母在身边又不愿撤离,还认为自己是个尽力尽力的好父母,只怨孩子不争气。而孩子这一方为了发展自己,是要和父母抗争的,但又找不到父母的错。两代人你来我往,谁也好不了。
一提到自我意识,就离不开一个重要概念:“自我同一性”。我现在再给大家普及一次。
自我同一性是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最先提出的,是指个体将自身认识、动力、能力、信仰和经历进行组织和构建,纳入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形象中。即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外在的各方面与自己与生俱来的生命内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而且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
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性化的过程。它包括我是谁、我的世界观、我的存在价值、我选择的未来生活方向。
简单理解大概就是一个人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你从小喜欢自然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你长大了成为一个研究动物的人,你精神舒展,工作动力十足,较容易在某个领域干出成就。
目前,李阿姨女儿的自我同一性还在探索期,而侄女已经基本完成了。
同一性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成果,是一个人成为有创造力的、幸福的成年人的关键一步。
其次,李阿姨的女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侄女学习越来越好,这能不能归结在妈妈的养育方式上?
我认为不能。别说李阿姨的女儿和侄女不是同一个父母,就算同一个父母,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在早期,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非常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但随着学业和科目的变化,包括智力、专注力、天性、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对成功的渴望都会影响个人成绩。
但是,人最后过得好不好,生命舒展不舒展,跟成绩关系不大,跟自我意识能否健康发展以及稳定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关系很大。
比如,李阿姨的女儿,就算成绩不好,如果成长的过程中较少被管控,精神自由,能做自己,一直有自由探索、自我构建的机会,她依然可以活的充分而幸福。
教育不在于你学多少东西,看了多少育儿书,而在于你是否懂一点: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指导、规划和管控的关系,而是像两条平行线,父母专心活好自己,同时对孩子提供支持、欣赏和帮助,启发孩子获得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发展出一个独立、鲜活、蓬勃的精神体,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
上一篇:一路平安(打一城市名)
下一篇:word2007中怎么制作公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