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夏天气温高升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容易出汗。在我们做体力活的时候,也会因为劳累大量出汗,通过出汗使人体的体温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之内,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大概十年前吧,我特别容易出汗,一年四季吃个饭都要大量流汗,当时也觉得有些不正常,因为再怎么也不应该冬天吃个饭就满脸汗水吧。
但是我一直没去看,当时一个月几百块,孩子要上学,我们娘俩吃饭,穿衣,还有人情往来,一个月所剩无几,最重要的也没有不舒服或是其他症状,所以就一直拖着也没看。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莫名其妙就好了。
以前说体虚什么的都不懂。
随着这几年看书越来越多,才知道自己是体虚的人,所以当年的流汗应该是和这种体制有关。
体虚的人容易出汗。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容易出汗。
解决办法:
适当食补,加强锻炼,让身体强健起来,还有尽量不要熬夜,熬夜的坏处数不胜数。
有一部分人容易出汗,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可能喝点热水,暴晒,就比普通人出汗的几率就比较多,而且容易出现泪汗水如雨,而有一部分人去,很少流汗,这是有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有这种情况,大部分人跟每个人的体质有关系,特别是一些先天性的捂汗的人,大部分汗腺的形成在三岁左右是初步形成的,作为成年人,如果一部分汗腺能够流汗。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或者是寒冷地区的人更容易出汗。
●跟一部分人可能跟体型肥胖家族遗传性都有关系的,一些爱出汗的人特别是有家族遗传性,有的时候跟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关系,比如说生活地区的天气比较炎热,并且没有控制环境,那么好的设备,所以说长大以后就会出现出汗比较多。
●所以说容易出汗比较多的人一般都会从小生活在比较炎热的地区,包括这些汗腺比较发达,就会促使汗液的形成,特别是一些天气比较炎热的地区。
●许多地区气温比较高,但是也不是因为由于太潮,由于外部环境的比较热,就容易诱发人出现汗体分泌过多,但是环境中有湿度就不利于排汗的发生,所以说这个情况的话就很难受,就是说有汗排不出,如果是适应当地的气候,汗腺因此也会根据当地的气温来调整。
●先天性的发育比较旺盛,或者是毛发生长比较旺盛的人,跟这种发育的结构改变有关系,所以说汗腺丰富的时候出汗量就比较大。
●一些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或者是有一些生理过程中的出汗,比如说缺钙,特别是人体,通过出汗就可以排除大量的热量和代谢产物,如果这个时期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就会出现液体排汗量比较多,所以说控制汗液的形成,后期除了出汗以外也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大汗睡眠不足烦躁,所以说这些都容易出现在一些生长过快的青少年或者是婴幼儿的儿童期间。
●发热的时候由于体温的调整,包括汗液的排出,也有一部分降低体温的作用,所以说这个时候也会影响汗液的排泄,所以说需要积极的调整温度,物理降温。
●中医所说的手脚容易出汗,烦躁焦虑,这些情况大部分人可能是有胃火比较旺盛,所以说也会出现一些身体比较虚弱,或者是头上经常出汗,这有可能跟胃火比较旺盛,有关系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用枸杞茶饮水调整一下这种气虚的状态。
●腋下明显出汗也可能跟狐臭腋窝下大量的腺体分泌增多,有一定的湿热有关系导致气机不通,所以说可以辅助中药治疗,从饮食运动上调整,多吃蛋白质类的食物,尽量多饮水,适当的运动。
●很多人都可能会说我身体不错的,就是容易出汗,也可能会出现心烦意乱,会不会是肾虚,大部分人过了45岁以上,不管是年老年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这些症状,可能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都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说出汗,根据每个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汗腺的分泌程度,有没有器质性原发病,所以说原因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分析,有的时候生理性的出汗不需要特殊治疗,从饮食生活方式上调整,如果是某些特殊疾病,继发性的出汗,需要治疗原发病调整原发病才能达到疾病的治疗目的。
从这个问题的问法上看,“体质”一词,应当属于中医辩证识病中的问题,所以,下面的分析、讨论,主要以中医辨汗识病的一些观点为内容,管窥之见,仅供参考。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有许多辨证观点更是博大精深,而辨汗识病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中医认为什么是汗呢?
中医认为,我们身体发出的或者流出的汗,都是体内的津液所生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体内的津液,发到身体的表面时,就叫着汗液。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通过我们身体是否出汗、出多少汗、出什么汗、什么时候出汗等特征,还可以判断出我们体内的阴阳是否平衡,状态是否失调,这就是中医著名的辨汗识病理论。
我们知道,正常健康的人,在从事体力活动,在进食辛辣食物,在情绪紧张之时,在衣被添加过厚,甚至在气候炎热时,我们的身体都会出汗,谁也不会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些都属于自然生理性出汗。
自然生理性的出汗,具有调节体温,平衡阴阳,排出体内废物,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在应当出汗时,却不出汗;在不该出汗时,却大汗淋淋,或者全身上下,总是在某一处汗多,这就不是自然生理性出汗了,很可能是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破,津液运化出问题,即所谓的病理性出汗。
中医对我们身体出汗的研究,在于它把我们体内病理性出汗,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细分,并从微妙差别之中,看出汗证里的乾坤。
那么,出汗与体质有什么关联呢?这需要针对不同的汗证来具体分析,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1.自汗:主要指一般在日间出汗,活动后出汗更多;
体质辨证:一般属于气虚;如果还怕冷,则可能为阳虚。
2.盗汗:主要指入睡后,身体出汗,醒来后,汗就突然收干,所以,也叫着寝汗;
体质辨证:如果伴有低热,则为阴虚内容;如果有头痛,则为脾虚湿阻。
3.大汗:主要指全身汗出很多,即大汗不止;
体质辨证:属于实证,而非虚症。
4.黄汗:仅仅是出汗的颜色发黄,甚至可以将衣物染成黄色,但肌肤没有发黄(区别黄疸);
体质辨证:属于实证,如湿热蕴积等。
5.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
体质辨证:属于气虚所致,痰湿阻滞了身体一侧经脉。
6.心汗:主要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
体质辨证:由于思虑过度,损伤到心脾,属于心脾气虚或心肾阴虚。
7.阴汗:主要指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出汗;
体质辨证:一般为肝湿热与肾阳虚混合。
8.腋汗:主要指两腋窝乃至胁下出汗的一种表现。
体质辨证:如汗不臭,则属于肝热阴虚;若汗臭,则属于肝胆湿热。
9.头汗:主要指头部或者颈部出汗,也称“蒸笼头”;
体质辨证:一般属于痰湿热证。
10.手足心汗:不明原因的手足心出汗较多;
体质辨证:如有身重体困,则属于脾胃湿热;如气短乏力,则属于脾胃气虚;若咽干口燥,则属于脾胃阴虚。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医路19秒回答:平时我们经常说要多运动多出出汗,有助于排毒。但是有的人稍微一运动就会出汗比较厉害,或者不运动也会出汗。有不少人以为容易出汗就是火气比较旺,应该多喝点凉茶降降火。而实际上容易出汗也可能是火力不够,比如容易出冷汗的,这种就不能降火了。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出汗是属于哪种类型,不要盲目地降火。那么平时这些容易出汗的人一般都是什么类型,什么体质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中医认为有以下五种体质的人容易出汗,出汗的特点也不一样,哪五种人呢?
一、气虚质,气虚的人平时容易出汗,就是典型的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的。平时还容易疲劳、乏力、犯困、不想动,也容易感冒。这种体质的人一般皮肤比较白,舌淡苔薄白,脉比较弱。气虚质的人有不同的表现特点,比如以肺气虚明显的,容易感冒、流鼻涕的,可以平时吃些玉屏风颗粒;如果是以脾气虚明显的,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的,可以吃点补中益气丸,或者可以多喝点补气的茶饮,比如黄芪枸杞茶,如果是以肾气虚比较明显的,容易出现尿多,小便清长,可以吃点金匮肾气丸。
二、阳虚质,阳虚的人也是爱出汗的,他们出的汗一般都是冷汗,也是容易感冒型的。平时往往还容易怕冷,手脚冰凉,吃点凉的容易拉肚子,腹痛。阳虚的人也和气虚的人一样相对内敛一些,但怕冷比较明显。阳虚的人要补阳气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经常灸艾条,比如灸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肾腧穴、命门穴等等,或者经常用艾叶、花椒、生姜等煮水泡水,能够有助于改善阳气虚。平时要注意少吃寒凉冰冻的食物或者饮料,生冷瓜果要少吃。
三、阴虚质,阴虚的人爱出汗,但一般是出热汗,尤其是手心脚心出汗,不仅白天容易出汗,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容易出汗。同时还容易上火,口干口苦、长口腔溃疡、便秘、烦躁、失眠等。有这种体质的人一般平时吃辛辣的食物比较多,或者爱熬夜,性格比较急、比较活泼、好动。对于这个体质的调理的话,建议以饮食调理为主,少吃辛辣刺激,多吃蔬菜、水果,也可以适量地喝一些滋阴降火的茶饮,比如桑叶枸杞茶、菊花枸杞茶、西洋参红枣茶等等。
四、湿热质,湿热的人出汗的特点是热汗,粘粘的,而且容易汗的味道明显,有些还容易有黄汗,就是汗的颜色微微发黄,甚至会对衣服染色。这种体质的人平时脸上容易油腻,爱长痘,口干口苦,或者口甜,舌苔黄腻,容易便秘,或者大便粘腻,上厕所比较难冲洗干净。这种体质的调理,建议平时多喝点祛湿茶,比如薏米赤小豆茶,也要多加运动,多出汗。同时有这种体质的人,肥胖者居多,建议多锻炼多减肥。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太肥甘厚腻,注意保持好的排便习惯。
五、寒热错杂体质,这类体质的人可能一开始只是气虚,因为出汗多了出现津液亏虚,慢慢变成了阴虚,就形成了气阴两虚型,原来可能只是容易疲倦乏力、汗出不止,现在口干咽干、喝水也不解渴,容易烦躁,晚上容易失眠。还有一些可能一开始是阳虚,时间久了,出汗多了,转变成了阴阳两虚,热又热不得,一热一身汗;冷也冷不得,稍微不注意容易感冒,或者说夏天怕热,冬天怕冷那种。或者气虚阴虚的人,体内兼有湿热,这就更为复杂了。对于这样复杂的只能说看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如果气虚明显,先补气兼利湿;如果是湿热重,那就清利湿热为主。不要想着既去湿热又大补气阴,这两个是相冲突的,清利湿热一定程度上会伤阴,滋阴益气一定程度也影响祛湿,所以要分清主次。
弄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出汗,进行相对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有助改善容易出汗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我们鼓励多出汗,但是如果是出汗明显太多,属于不正常的出汗,那我们应该及时的干预。这个干预不是说要让去止汗,而是要调整体质,让体质不要偏颇太明显。比如湿热重的,我们应该多清利湿热,这样身体就会跟健康,也不会出黄汗。总之,出汗只是身体内部健康与否的一种反馈,我们应该透过表面看实质,及时的调整我们的健康。
左撇子说医回答:我们知道人体出汗有散热的作用,当我们经过剧烈运动后,就会有大量的汗水出现,这不仅可以散热,还可以将体内的毒素一并排出。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在没有经过剧烈的运动也会容易出汗,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我们就要考虑这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从而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另外,还有一些人的体质比较差也是特别容易出汗的。
1、气虚型体质:这种主要是因为身体虚弱,当身体经过活动或者劳累之后出汗就明显。出汗主要是以自汗为主,就是自动出汗,没有其他的诱因,即使是不运动也会有出汗。而且这类人往往会伴有怕风怕冷、容易感冒、抵抗力下降、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这种出汗的人就要补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补中益气也能有效的止汗。
2、阴虚型体质: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 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他们往往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等症状,而且脉细数,男子可见遗精,女子可以表现为经少或经闭等。临床上多以滋阴降火止汗为主。
3、湿热型体质:这种出汗主要以头部、手足部位出汗为主,经常会伴有皮肤油腻、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身上味道大等症状。如果是女性朋友往往长期带下色黄,,下体异味很大,白带又多有黄。这些都表面体内湿热比较多,经常见于一些肥胖患者,特别是如果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而且又熬夜,那么就容易得湿热体质,稍微活动一下就容易出汗。而这类人的调养往往以清热祛湿为主。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新陈代谢往往会比正常人叫快,所以他们也比较容易出汗。另外,这类患者出汗时还会有情绪激动而亢奋的症状。
2、低血糖症:当一个人出现低血糖时,也会会出现汗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身体能力不足,同时他们还会表现有眩晕、四肢无力等症状。
3、毒物中毒:食物中毒会造成体内电解质出现代谢紊乱,例如重金属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患者都可以表现出汗多的症状。
4、病毒血症、菌血症:当人体受到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例如伤寒、结核等)时,会表现为流汗增多,同时还会伴有寒战、发冷、高热等一系列症状。
其实,出汗并不是就是坏事,我们要分清这出汗是生理性引起的还是病理性引起的,生理性出汗就是正常的,比如剧烈运动后或者天气炎热时;病理性出汗往往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个时候就要查出病因,才能有效止汗。
当我们汗水出得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就是补充淡盐水,因为出汗不仅仅流失的是身体的水分,还有一些电解质。所以,补充淡盐水才是最合适的。也不要等口渴的时候才去补充水分,一天中可多次饮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