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本科招根据考生投档成绩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分配专业,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按照高考总分、数学、外语、语文、综合的顺序,优先分配成绩高考生的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已公布,学校录取时按各省(区、市)招生计划的100%-105%调档,对于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投档考生,学校将做退档处理。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及“依法治招”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为“哈工程”),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地址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邮编为150001。
第三条 学校是本科第一批次录取院校,招生类别包括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民委贫困专项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台湾学测生、港澳台联合招生、中外联合办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等。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五条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包含船舶与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轮机工程(联合学院)、自动化(联合学院)、水声工程(联合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均在本校就读)。
第六条 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符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还将获得南安普顿大学相应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七条 学校成立本科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吸纳教师、学生代表参加,充分发挥其在民主监督和管理方面的作用。
第八条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招生政策,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日常工作。
第九条 学校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招生监督领导小组,全面监督招生工作。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同时欢迎新闻媒体、考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十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本着“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省(区、市)生源数量及占全国生源总量比重、生源质量、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预留1%的招生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生源的调档比例事宜。
预留计划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投放使用。
第十二条 学校年度本科生招生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及各省级招生机构发布为准。
第四章 招生类型及录取规则第十三条 学校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民委贫困专项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台湾学测生、港澳台联合招生、中外联合办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录取严格按照国家及教育部有关文件和经教育部审核备案的专项招生简章执行。
第十四条 学校录取时按各省(区、市)招生计划的100%-105%调档,对于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投档考生,学校将做退档处理。
第十五条 录取体检标准按《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招生体检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不加试口语。
第十七条 学校土木工程(中外联合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联合办学)、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00分;船舶与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轮机工程(联合学院)、自动化(联合学院)、水声工程(联合学院)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05分(江苏考生不低于84分)。
以上专业主要以英语授课,其他语种考生慎报。
以上专业只招收有志愿考生。
以上专业均不加试口语。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考生投档成绩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分配专业,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按照高考总分、数学、外语、语文、综合的顺序,优先分配成绩高考生的专业。
第十九条 学校对江苏省本科一批次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A和B,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1合格。
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先按选测科目等级再按照数学、外语、语文的顺序分配专业。
第二十条 学校在内蒙古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五章 其他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符合者,将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和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财政厅核定的项目与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
第二十三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组织和个人从事招生活动,考生及家长谨防受骗。
第二十四条 学校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网及时公布有关招生信息。
本科招生网网址。
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冲突,以本章程为准。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2019年各省市录取分数线2018年各省市录取分数线2017年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直属工信部的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国家海洋局共建。
学校始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陈赓班、船海班、船舶动力班、核创班,4个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和“三海一核”为办学特色。
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教育部四轮评估,A+:船舶与海洋工程;A-:控制科学与工程。
哈工程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本科升学率53.4%。
主要升入本校、哈工大、北航、上交。
本科就业主要流向北京、哈尔滨和上海,从事制造、IT、科研服务。
研究生主要去北京市、哈尔滨、深圳,从事IT、科研、教育。
就业的本硕博:43%去三海一核、国防科工主体领域就业;超4成签约世界和中国500 强企业。
详情如下:1、就业去向2019届毕业生5843 人。
男女比例2.65:1;黑龙江生源27.88%。
其中博士267 人,硕士1975 人,本科3601 人。
①总体就业率93.22%。
其中博士93.26%,硕士96.56%,本科91.39%其中,本科深造率低于上届。
国内升学、境外留学均下降。
②未就业396 人。
未就业原因:复习再考研(占未就业总数的 73.23%);有目标单位,还未签约三方协议(13.89%)。
博士未就业主要原因:是目标单位,还未签约三方协议(50%),硕士未就业主要原因:有目标单位,还未签约三方协议(51.47%),本科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复习再考研(93.55%)。
2、深造情况①国内升学升学共2121 人。
本科升学 1922 人,硕士升学 180 人,博士升学 19 人。
其中,本科生升入本校840 人,占本科生升学数的 43.70%;升入“世界一流大学”的 653 人,比例为 33.98%。
本硕博升入本校人数最多(906 人),比例为 47.99%,其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204 人),比例为 10.81%。
其中,本科生国内升学较上届减少59人,升入本校减少97人。
②本科生保研哈工程推荐免试攻读2019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公示共740人。
保研率20.6%考研率26.9%。
③境外留学出国(境)留学 233人。
其中本科生境外留学212人,较上届减少46人。
本硕博赴英国留学的人数最多(70 人),占出国(境)留学总数的 30.04%,其次是澳大利亚(55 人),比例为 23.61%。
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0 人),其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14 人)。
本硕博分生源地深造明细: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江苏、辽宁留学率最高。
3、就业工作情况①就业地点??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哈尔滨和上海。
去北京大增,留哈尔滨减少。
??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市、哈尔滨市和深圳市。
去北京大增,流向哈尔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均增长。
??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是哈尔滨市、北京市、沈阳市。
②就业单位??博士单位性质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就业数的 62.61%),其次是国有企业(31.30%);??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为主(60.39%),其次是私营企业(29.13%);??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8.14%),其次是私营企业(45.08%)。
③就业行业??博士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占博士就业的61.3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65%);??硕士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9.3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8.72%);??本科主要以制造业为主(23.52%),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65%)。
④重点单位就业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就业、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业、部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就业以及其他高校、研究院所就业。
在主体领域就业 1438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43.24%。
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436 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43.17%。
人数最多的 500 强企业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世 界 500 强)176 人,占 500 强企业就业数的 12.26%;其次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世界 500 强)171 人,比例为 11.91%。
重点单位如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