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怎么办(湖南长沙三一重工招聘)
三一重工搞事情,进军锂电与储能寻求转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说财道经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提起三一重工,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登陆A股,成为湖南首家上市的民营公司;2年后,迅速崛起的三一重工搭上中国新基建的东风,财富和市值得到了极大增长,当时市值突破3000亿,董事长梁稳根个人身价更是激增到了93亿美元,问鼎福布斯首富。辉煌过后的中国新基建一直是股市和GDP的热点,但此后的数年,这家曾经显赫一时的“明星企业”反而沉寂了,连年下滑的业绩和衰退的迹象,让人不胜感慨。
在2022年4月23日公布的2021年财报中,三一重工营收1061.13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下降22%;每股收益为1.43元。财报显示这是历年来一份不错的营收和盈利报告,其中主营业务持续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但不可否认,在整体但环境并不理想的背景下,能交出这样的数据,三一重工可谓非常难得。
当初登陆A股的三一重工不过是湖南的首家民营上市公司,经过13年的沉淀积累,覆盖50个国家及地区的三一重工在海外取得重大进展,但与当年的众星捧月相比,这些年显然风头式微,大多数时间甚少曝光在公众视野内。直到近期,三一重工在全网广泛招聘动力电池方面的人才,外界才敏锐的感觉到:这家机械巨头入局动力电池已成事实,新能源的赛道上又多了一个重量级对手!
多年来一直以机械重工领跑的三一重工此番入局新能源,进军锂电与储能求转型,其实并非毫无征兆,而是蓄谋已久。
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缘何转型新能源?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一家以机械工程起家、并在新基建中打出名头的上市企业,应该是稳抓稳打的立足主营业务,在属于自己的板块中寻找新的机会。跨界和乱入,往往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而且以往的事例屡有转型失败的案例,由盛转衰的企业也比比皆是。
外界一直关注的是三一重工能否在机械领域实现自我超越,但早在2017年,以能源装备和能源股份为目的,完成多个领域布局;2022年初,与实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方面的全面入局,意味着三一重工开始在动力电池上加码,完成初步的战略构建。
工程机械及商用电动化领域实现新能源转化,无疑是其转型的最大出发点,没有生产动力电池的能力,无法实现电动化,让三一重工坚定了转型新能源的决心。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一度使三一重工的业绩下降到历史新低;房地产行业形势严峻,与之俱来的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都出现明显下滑,工程机械产品毛利率下滑,都让三一重工有了入局乘用车领域的打算,周期性受大环境影响,急需颇破局促使其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新能源无疑是最好的契机。
野心还不止新能源!
高调进军新能源的同时,三一重工旗下的三一重能在2021年向上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入局光伏储能的另一个新项目,与锂电形成呼应。
左手机械重工,右手锂电储能,三一重工的野心并不是做中国机械的龙头,研发创新才是它真正的目标和动力。自1994年创建28年来,每年销售总额的5%都用在研发上,2021年该费用超过6%,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一家机械领域“一枝独秀”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更像一家科技化的机械企业,而不是单纯的传统重工。
当外界还把工程机械理解为传统的人工操作领域,三一重工已率先在无人化模式探索,在2021年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工厂落成,迈入无人领航的新动能时代。在同年推出的20款电动化产品中,全球第一家全线覆盖电动化挖机的企业也一举问世,史无前例的在工程机械领域实现高科技智能化,三一重工颠覆了人们对机械重工的认知。
结语:新能源的竞争在最近几年到达白热化,行业也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实力企业入局,已是大势所趋。三一重工这几年的布局新能源无疑是其转型的重要一步,在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带动锂电产业崛起,这也是巨头企业一向喜欢“搞事情”的特性。跨界就意味着创新和突破,新的增长点布局业已完成的基础上,三一重工或许也在风口上,准备来一次转身,迎接新的高潮来临。
10月18日8:30没到,在汇博人才市场外面就排满了前来应聘的技能人才。据悉,这是三一重庆产业园首批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共计提供450个岗位,包括车间班组长、(机器人)编程员、操作员、焊工、装配钳工、调试工等工种,薪资6000元/月起,部分岗位综合年薪12万元-18万元。
据介绍,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世界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旗下主营挖掘机、装载机、旋挖钻机等土石方工程机械全系列产品及其附属工作装置的大型重工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昆山,目前拥有江苏昆山、上海临港、北京南口、常熟、杭州五大制造基地,正在建立重庆制造基地。
三一重机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在美国、欧洲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与销售大区,累积销量数万台,实现海外销售收入数十亿。
今年7月1日,两江新区与三一集团正式签约,三一集团将在重庆两江新区打造 “三一西南智能制造基地”及SPCS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其中,三一西南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首期将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标杆“灯塔”工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规划挖机生产面积20万平方米,年产值100亿元。此外,“三一西南智能制造项目”落地后,其生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挖掘机、智能工程机械等。
本次招聘的工作地点前期将在总部昆山,明年5月陆续回渝工作,入职当月缴纳社保(实习生缴纳商业保险),提供住宿以及餐补,还可享受春节、端午、中秋、生日福利。
“像这样单个企业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专场招聘,并不多见。”两江新区人力资源公司招聘主管吴迪称,近几年,仅有北京现代、上汽通用五菱举办过类似的专场招聘会。
吴迪称,本次招聘活动非常“火爆”,仅网上就收到投递简历5629份,且不包含现场直接投递简历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招聘除了焊工还需要进行额外的实操考试外,其余岗位均为现场获知应聘结果。“只要通过了现场面试,应聘者可直接前往企业签到处,准备体检等入职手续,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吴迪介绍到。
“三一的产能需求将在11月份达到最高点,此种安排既可以满足高峰期生产需求,又可以对入职者进行培训。”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三一重机小挖公司COO富田浩司介绍到,重庆项目未来的产品范围将逐步覆盖至整个西部,因此对人才需求很旺盛。
“我们的薪酬较同行略高20%~30%,但相应的要求也更高。”富田浩司表示。记者现场看到,不少工种都对学历、年龄、及技能证书等提出了要求。例如,调试工要大专以上学历,年龄20-45岁,会开图纸、懂挖机性能,持挖机证;焊工需中专学历以上,年龄20-45岁,会气保焊,持焊接IC卡证。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严薇 实习生 宋沁泽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高铁疾驰,亿万农民工踏上返岗之路;机器轰鸣,帮扶车间迎来邻里乡亲;招聘上“云”,百万学子线上踊跃求职……2022年,就业优先政策加快落地,就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市场暖意融融。
返城返岗,准时开工抢先机
“中山,我们回来啦!”2月6日,随着返岗包机降落在广东中山三角机场,机舱里的四川泸州老乡们齐声高呼。
同日,一趟从四川宜宾发出的包机,14趟从贵州六盘水、广东阳春等地发出的包车,带着1200多名新老员工踏上了前往中山的返岗路。
中山市用工监测显示,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超180万人,春节前返乡率近七成。返乡人员中,有近九成愿意节后返回中山上班。
掌握基本情况后,中山市人社局早早安排相关工作,春节前两周派出12个工作组赴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开展劳务对接。“截至2月15日,总体返岗率已超九成!”中山市人社局副局长郑海声说。
从四川到广东,从云南到福建,从甘肃到江苏……一趟趟“复工号”,把劳动者送到园区、企业、车间,开启新一年的奋斗之旅。
员工回来了,筹备妥当了,不少企业春节后生产抢得先机,准时开工。
2月6日复工,2月7日生产经营步入正轨,2月8日上午,三一重工长沙、邵阳产业园,首批300台三一泵车、车载泵、搅拌车同时发车,浩浩荡荡驶出厂区大门。
“这批订单总价值达2.3亿元,奏响了三一今年稳产高产的崭新乐章。”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陈静说,从今年1月开始,企业订单火爆、供货需求较大,接下来将继续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同一日,徐工集团价值3亿元的超大型塔机订单也实现批量发车。
“2月4日开工,2月7日员工到岗率近100%。行业发展势头猛,需求增长,企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徐工有关负责人说。
“取得开门红”“订单将按时交付”……员工返岗顺畅,生产开局良好,不少企业经营形势喜人,经营者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需求旺盛,激活就业大市场
2022年,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人才要求,新一轮“招才引智”拉开序幕:
春寒料峭,湖北天门市的陆羽广场上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空调热水、双人住宿;免费培训、月薪上万!”一声声招呼,引得众人涌向服装小镇的招聘台前。眼下,小镇有7家企业准备投产,用工需求达上千人。
求才心切,企业妙招频出。“我们提供专车免费接送上下班。”这边,天门纺机公司话音刚落,那边,红日子公司就忙着推介:“我们包吃包住,还有生日福利、子女助学金。”……
“机会这么多,我愿意留在家乡。”95后符雪齐当场签下意向书。
有的企业就地开招聘会,有的企业异地寻人、千里“求才”。
2月7日,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组团,从福建泉州飞往贵州习水县。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招聘到足够数量的技术工、操作员。
“摸排显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需招工约1万人。”福建南安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此次共准备了5条省际劳务协作路线,陪着企业一起招聘,补齐缺口,争创好成绩。
有的企业线下招聘忙,有的企业将招聘搬到了“云上”。
“24小时招聘中”“在线可参加面试”……近一段时间,不少网络平台招聘信息一个接一个,员工招聘长期保持在线。
2月5日,江苏常州朱林镇的30家企业通过网络直播提供约800个岗位。两个多小时,吸引54.6万人次观看,收到线上简历1741份。
湖北黄石广合精密电路有限公司更是上线了“名企探营”直播活动。从生产车间到员工宿舍再到文体场所,主播带着求职者“云逛厂”,全方位、近距离了解企业。几场直播,帮助企业顺利招到约500人。
企业招聘忙,稳岗政策也很给力。
今年,广东佛山送出大礼包——企业返岗率达90%以上的,按异地务工人员返岗规模,最高可领取20万元奖补。不仅如此,还有返岗交通费补贴、新增员工补贴、初次就业补贴、共享用工补贴等,总计1.6亿元。
“开工第一天,返岗率80%;第二天,83%;第三天,85%……20万元奖补指日可待。”看着员工们陆续返岗,广东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谭刘宝很兴奋,“我们将给工人发放招工介绍费,同时改善员工宿舍和食堂伙食等,让企业稳岗用人环境更好,更具吸引力。”
握指成拳,织密就业保障网
企业忙碌起来,一系列针对劳动者的就业帮扶举措也密集出台,握指成拳,织密就业保障网。
——人工智能促就业,专属服务效率高。
“是吴敏吗?目前是待业状态吗?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呢?”这天,湖北黄石的吴敏接到一通调研电话。与众不同的是,这次和她沟通的是一名机器人。
今年,黄石市人社局试点运用了湖北省智慧就业精准服务系统,以语音机器人和文字机器人替代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渠道,精准摸排失业人员的动态。
“统计结果显示,智慧就业精准服务系统最终准确定位了仍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员2174人。”黄石市有关负责人说,有了清晰的摸排情况,工作更有方向,服务更为精准,帮扶更加成功。有了统计结果,该安排返岗的安排返岗,该推荐岗位的推荐岗位,该提供创业培训的纳入培训。
——见习机会达百万,青年实践有渠道。
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为此,从线上到线下,从高校到社区,各类服务毕业生的招聘会已安排妥当。不仅如此,为帮助青年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各地纷纷推出了青年见习计划,提供百万见习机会。
上海首次推出“学员推荐制”,做到推荐即录用。同时,还鼓励见习基地正式录用推荐制学员,凡是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可按实际留用人数给予见习基地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技能培训更多样,提升能力拓空间。
浙江宁波推出汽车服务、机械加工、智能制造、化学化工等556门免费网上课程,不少劳动者收获颇丰。
“平时工作忙,学习机会少,现在通过在线课程正好充充电。技艺更强,找工作、加薪也更有利。”一名正在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科技园区学习的机床操作工说,网上的培训课程很实用,都是围绕常见的机床维修保养知识安排的。
有序返岗、顺利开工、抓紧招工;研发扩建、设备升级、市场开拓……天南地北,大家正铆足劲,盼望着耕耘好年景!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2日 01 版)
下一篇:202和212有什么不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