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 正文

一边胸小怎么办(胸的一边有硬块怎么办)

摘要: 一边胸小怎么办(胸的一边有硬块怎么办 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小儿斜颈:令孩子变丑、父母崩溃的疾病到底该怎么治?,下...

一边胸小怎么办(胸的一边有硬块怎么办)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小儿斜颈:令孩子变丑、父母崩溃的疾病到底该怎么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素朴育儿莎莎姐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边胸小怎么办(胸的一边有硬块怎么办)1

斜视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斜颈可能很多人没接触过也没见到过。其实这个病的发病率并不低,新生儿患先天性斜颈的发生率为0.4%,也就是千分之四。斜颈分为天生的和继发的。

病因:对多数孩子来说,斜颈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一条称为“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天生太短(这条肌肉左右各一,共同运动可以点头、后仰,单侧运动,就可以侧歪头),并且有挛缩的表现,导致脖子歪向一边。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孩子,歪脖子是因为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没有衔接好等等。

|病因

对多数孩子来说,斜颈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一条称为“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天生太短(这条肌肉左右各一,共同运动可以点头、后仰,单侧运动,就可以侧歪头),并且有挛缩的表现,导致脖子歪向一边。

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孩子,歪脖子是因为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没有衔接好。

|歪脖子的表现

1.脑袋向左,下巴向右;或者,脑袋向右,下巴向左。

2.在多数先天性斜颈的患儿(大约出生半个月),在胸锁乳突肌下方(就是脖子根部)常常能摸到一块不移动的旺仔小馒头一般的硬块(一侧胸锁乳突肌出现肿块,后肿块渐变硬,不活动,呈梭形,指头大小)。

3.有的孩子,会同时伴有先天性髋脱位。

家长如何进一步明确有无先天性斜颈?

当家长发现孩子脖子歪,或者脖子根部有个旺仔小馒头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转动脖子,如果觉得比较紧,可能就是有问题了。需要带孩子前往医院,请医生进一步判断。

|治疗方法

先天性斜颈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病,发现越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1岁以内的孩子,均采取按摩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好,1岁以后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分为被动牵拉和按摩。

被动牵拉:反着歪脖的方向,将头部摆正并偏向另一侧(向健侧牵拉头部,每天数次,每次10-15下)。睡眠时应用沙枕固定。随着患儿生长,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侧,下颌向患侧,每日数次扳正,坚持不懈,多数可获满意疗效。

按摩:主要是针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按摩,起到松弛肌肉纤维的作用。按摩的手法有很多,但是原理和原则是一样的。

手术治疗适合2岁左右的患儿,一般采用锁骨近端上一横指处,做横切口。对病情轻者,仅切断胸锁乳突肌根部,术后应用矫形颈托保持与略过矫正位,并经常把患儿下颌向患侧,枕部向健侧旋转。对4岁以上,斜颈严重者,可行上、下两端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

|斜颈知识Q&A

1.斜颈的孩子,保守治疗的方式,大约多久才能见到效果?

总的来说,先天性斜颈的患儿在经过数个月的保守治疗以后,可以见到疗效,而且开始治疗的越早,见效的时间就越短。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所以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见效时间的长短主要受到孩子病情、按摩配合、父母按摩手法、坚持时间、按摩的频率等等几个方面来决定。

2.斜颈特别容易发生在哪些宝宝身上?

第一胎宝宝和双胞胎宝宝比较容易发生先天性斜颈(回顾病例,统计分析出来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宝宝在子宫内的空间较为狭窄,导致了胸锁乳突肌发育的异常。此外,产伤、难产的宝宝也容易发生斜颈。

3.我的孩子被诊断为良性突发性斜颈,这和先天性斜颈是一种疾病么?

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疾病。突发性斜颈,强调突发,这种斜颈只会维持数小时、或几天就会自然缓解,歪脖子的表现自己就消失了。突发斜颈的患儿,以后多会发展成为偏头痛,而先天性斜颈的宝宝不会。

一边胸小怎么办(胸的一边有硬块怎么办)2

楚天都市报11月30日讯(记者李晗 通讯员刘望)左侧乳房出血担心患上乳腺癌,到医院检查,到没想查出右侧乳腺癌。今天上午,成功做完手术的孙女士握住医生的双手表示感谢。

36岁的孙女士在汉口一家广告公司工作,11月初发现左侧胸罩上有少量血迹,她担心是乳腺癌,赶紧到医院检查,经过钼靶探查,结果显示“阴性”,这令孙女士松了一口气。然而半个月过去,因左乳溢血持续不见好转,她来到武汉市第六医院求诊,医生要求她进行乳腺彩超检查,“不久前做过钼靶检查,还有必要做彩超吗?”孙女士怀疑医院进行重复检查。医生耐心解释,并陪她来到彩超室,检查发现孙女士溢血的左乳没有异常,但在她的右侧乳房上却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可疑病灶。住院后核磁共振检查证实了彩超的结果。4天前孙女士接受手术,术中病理报告显示:右侧乳房患有原位癌,左侧是良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两侧乳房肿瘤均成功切除。由于发现及时,癌细胞并未出现转移。

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刘爱华表示,门诊中经常碰到患者以做了钼靶为由拒绝彩超检查,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钼靶和彩超的成像原理不同,前者对乳腺微小肿块可能漏诊,而后者可以清楚的看到肿块的结构、边界、血流等情况。对于可疑高危人群,建议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

门诊中类似孙女士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常常因一侧乳房疼痛前来检查,结果发现另一侧乳癌。有的是自己摸到一侧有肿块,结果查出另一侧乳癌。”医院甲乳外科副主任李荣提醒,九成以上的乳腺癌在早期都没有症状,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建议女性市民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下进行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最好加做钼靶检查。

一边胸小怎么办(胸的一边有硬块怎么办)3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转自小荷健康App真实经验

【基本信息】女,50岁

【疾病类型】乳腺癌,非浸润性乳腺癌,小叶原位癌p-TisN0MO-0期

【就诊时间】2022年2月

【治疗方案】乳腺部分切除术

【治疗周期】一周

【治疗效果】手术明确诊断并去除肉眼可见病灶

初识患者

门诊来了一位患者,在医院候诊的时候,作为一名“合格的”老病号,她也没闲着干等。她总能从周边等待的患者中大概判断得出同样也是来看乳腺的患者,也不断跟人家闲聊,还能不时指导人家,“你这应该是乳腺增生,不用处理。”“你这应该是乳腺良性肿瘤,要赶紧手术。”

好几个患者被她的“专业度”说得半信半疑了。有患者一进门诊就跟我“剧透”,门口有个“专业人士”也在挂号排队,都跟她讲这个是什么病该怎么治疗,说得有板有眼的呢。

我听后,微微一笑:“应该是老患者了,久病成医,自己都学会怎么诊断了。”

好不容易真正轮到这位传说中的“专业人士”进门就诊。叫号进门后,这名患者开始还有点紧张,不停问我:“医生,您帮我看一下这个检查报告,我这次有没有什么新问题,需要吃药吗?需要手术吗?”

我笑着问她:“你自己觉得呢?”

这位患者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这病好几年了,每年都要看很多次,医生就只是说是良性的,跟我说吃药才会好,如果吃了不好就要手术,我都吃了好多种药,好像都没有好转,而且还会疼痛。这报告和以前做的检查好像差不多,我是不是可以考虑手术。”

患者又从包里取出一大叠以往的资料,可以明显看出患者确实是多年老病号了,她的右侧乳房发现有多发囊肿好几年了,总会间断出现疼痛不适。治疗期间,患者看过多名医生,有的建议她观察,有的建议她穿刺,有的建议她吃药,有的建议她加强锻炼,说法多了反而迷了心窍。

患者尝试吃过多种药,实际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不过她是牢牢记得医生的再三嘱咐——每隔一年半载记得要来医院做个复查。此次到门诊其实也是因为患者的乳房最近又无缘无故地疼了好几天,至于发病的原因,患者也说不清是因为睡眠不好,饮食不当,情绪不佳,还是用化妆品导致的。患者最近月经也还算是正常,生活也还规律,她自己排查不出乳房疼痛的原因,所以还是到医院复查一下。

我给患者仔细检查了一番后,耐心地告诉患者:“您的右侧乳房确实有多发的囊肿,囊肿大多是良性的,但还要结合检查的评估,左侧乳房有一个肿块,需要手术,初步判断是良性肿瘤,我们做下超声、钼靶评估一下再说吧。”

患者以往每次复诊基本上都会复查超声,所以她已经习惯于再做一次超声。我翻看了她的检查,她已经一年多没有查钼靶了,所以也开了钼靶。患者问我:“这次是不是更严重了,为什么还要做钼靶?”我告诉她,她所在的年龄是中国人乳腺癌高发年龄的两个高峰之一,钼靶是重要的筛查手段。患者点头表示理解。

我继续说道,“我们这次手术要做的是切除肿瘤,检查是明确在这个肿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病变,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如果术前没有评估准确,术后才发现还有病变,再做一次手术,那就被动,而且会增加您身体上的创伤,这很不值得。”

患者的治疗过程

患者检查结果出来了,患者乳房肿块较大,因此超声和钼靶的检查结果基本上可以互相印证,患者的主要病变是左乳内上象限的实性肿物和右乳外上象限的囊肿,与触诊结果相符。

图片来源 :讲述者提供

其中左乳实性肿物超声和钼靶分级分别到了4A和4B,因此乳腺癌的风险比较大,手术指征明确。右侧乳腺超声见到囊肿有高回声分隔,一般来说单纯性囊肿表现为光滑的囊壁,恶变的可能性很低,可以暂不手术,定期复查,囊壁不光滑,则可能表现为类似高回声分隔等情况,需要排除恶性可能,只是结合钼靶检查来看,可能性小。

“您乳房左边的肿块是以前没有的,近期出现并生长较快,刚才查体也觉得是个较大的肿块,超声和钼靶检查有些异常,目前来看开刀手术可能更适合您的情况,术中可以做冰冻病理明确有无恶性肿瘤,如果能确诊可以不用重新麻醉,直接继续手术,这样的手术方案对患者最有利,既减少一次麻醉的风险,也减少治疗的费用,还能避免第一次手术的疤痕等对二次手术的干扰。微创旋切手术似乎更容易被接受,但如果选择微创旋切,不能即刻知道病理结果,无法确诊有无恶性肿瘤,若为恶性肿瘤则需要二次手术。”

我开门见山地跟患者简单描述了我们的治疗计划。

听到要做手术,患者露出害怕的表情:“医生,我这次有这么严重吗?还需要手术治疗?”

我点了点头,“这次和之前不一样,之前的病灶只需要观察即可,而这次的病灶不断变化,需要手术切除”。虽然我这么对患者说,其实动手术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怀疑乳腺癌。

患者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随着问题一一得以解决,患者情绪很快也缓和下来,细想自己多年又是观察,又是吃药,折腾了很久也没有彻底解决乳房疼痛的问题。虽然医生一再说疼痛的问题跟自身生活习惯有关,但是一直没法“断根”。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异常,但是乳房总是时不时地疼痛也是让她感到特别烦恼。她想既然医生要手术,换一种治疗方式也许可以彻底解决乳房疼痛的问题。

看到患者思想斗争如此激烈,她也不断说服自己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案。我继续耐心地跟患者解释:“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其实是有利的。我们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同意手术。患者很配合地顺利完成了其他各项术前检查。患者提出右侧乳房的囊肿也要一起做。毕竟患病多年,担心病变,既然做了一侧手术,另一侧顺便手术,似乎并不明显增加额外的风险。

图片来源 :讲述者提供

我告诉她右侧囊肿良性概率大,手术可以做,但是手术本身会造成创伤,同时无法做到囊肿切除后病灶周围甚至全乳不再长囊肿,术后乳房局部仍然可能疼痛,同时也无法预见性的切除未来会发生良恶性病变的位置,也不能减少乳房长良恶性肿瘤的风险。我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权衡,建议当获益大于损伤时可以考虑手术,反之建议观察,暂缓手术。

患者经过短暂的考虑,以及和家属商量后仍然决定要手术。

我进一步强调,我们囊肿一侧手术的目标是囊肿本身,如果切口打开后看到有囊肿或者其他病变,我们会切除,我们可以适当扩大一定范围作触诊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探查,如果有找到病灶或者存在疑问,我们才根据情况扩大一定范围切除,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切除到正常组织,如果周围全部是囊肿,我们就切除到比较正常的组织。

至于切除多大范围能够改善疼痛,我们无法承诺和预测,因为手术是要切除病变组织,疼痛原因很多,个体差异很大,后期还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法调整,因此如果引起疼痛的组织没有明显病变是不合适切除的。手术本身也会造成术后疼痛。

患者觉得我说得有道理,也不愿意手术后乳房囊肿一侧形状发生过大的变形,造成过多的创伤,就同意了我的意见。

于是手术改为了双侧手术。我们切开了囊肿一侧,囊肿确实是多发,但相对集中在超声报告提示的区域,在那个范围内,囊肿一个接着一个,手术进行时就像开车进入山区,翻过一座座大山,穿越一个个隧道。我们切除了囊肿集中的部位,残留部分已经没有明显的囊肿,我们修整好腺体,避免死腔和乳房变形,缝合好切口。

更换器械后,我们开始左侧乳房肿瘤的手术,我们在肿瘤外将肿瘤完整切除,之后对半剖开看肿瘤大体切面,那是乳腺纤维腺瘤的典型表现。

纤维腺瘤是乳腺的良性肿瘤,我们松了一口气。我们用最快的速度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等待病理结果过程中,我们也将这侧的腺体进行适当处理,避免局部凹陷变形,去除发生局部积液的条件,做好止血,冲洗创面,去除炎症物质,也减少感染的发生。当这些措施处理好之后,我们缝合切口。

切口刚缝合好,病理结果也在这时候如期而至。左侧报纤维腺瘤,和我们判断的一致;右侧报小叶原位癌,超出我们的判断。我们迅速用电话和病理医生做好沟通,明确病灶取材的位置,确保病灶已经切除,结合小叶原位癌的生长特点,我们在病灶周围又做了扩大切除,不留下疑点,另外在外周切取切缘,并做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肿瘤外缘没有肿瘤残留,淋巴结没有转移瘤,最后我们重新缝合切口。

患者的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追问我们手术病理结果,我告诉她目前来看是一种特殊的病变,而且已经把病灶扩大切除,并且也做了淋巴结活检,都没有问题。患者表达出对病理结果的担心,我也以专业的知识,耐心的态度尽量安慰。在正式病理未出来之前,我们判断她的病变,相对良性病变来说可能稍重一些,相对恶性病变来说又属于轻的。一番沟通之后,患者紧张的心终于安定了许多。

小叶原位癌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病变。这种病变没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因此术前无法诊断,往往是因为乳腺其他原因需要做手术做活检时,才在病理诊断时意外发现,因此对于这种病变的了解有限。之前根据病变的病理学特点将其归入乳腺原位癌,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种病变并不符合原位癌的临床特点,所以目前不断有将其剔除出乳腺原位癌,归入良性病变的倾向。

由于肿瘤特殊而少见,所以我也和病理科做了多次沟通,病理科也主动进行补充取材,虽然诊断并不是特别疑难,但因为查阅到一些文献,提示肿瘤往往合并乳腺癌或者其他病变存在,所以不希望因为诊断的漏洞给患者带来遗憾。我也谨慎的要求患者暂缓出院,一定要等到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出来。

结果出来前,患者看着每天不断有患者出入院,周围床位经常变动新的面孔,心里很是焦虑,我也是好生安慰。病理科医生要将病理结果提交科室讨论,有可能的话可能还做远程会诊,目的也是为了患者不用出远门的情况下,给患者一个可靠的结论,还能省去不少麻烦。患者的常规病理姗姗来迟,其结果还是维持原判,即小叶原位癌p-TisN0MO-0期。

图片来源 :讲述者提供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尽管名称包括”癌“字,但小叶原位癌并没有普通乳腺癌常见的恶性表现。正如乳腺良性病变相比正常乳腺来说,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一样,目前研究发现,小叶原位癌也只是增加未来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这种升高只是几倍的高,并不是几何级数(几次方)的升高。这种风险并不只是患病侧,还存在于另一侧。

对于患病风险的理解,很多患者“谈癌色变”。风险其实只是统计数字,对数字念念不忘,把恐惧挂在心里,并没有特别的益处,付出行动才能把风险降低。目前乳腺癌并没有像小部分恶性肿瘤那样有明确的病因,因此预防乳腺癌发生还是没有攻克的课题。

密切随访才是首选的措施,建议半年~一年一次的体检和复查,必要时行乳腺X线摄片,其次可以选择内分泌治疗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因为女性激素有助于乳腺癌的生长,内分泌治疗可以阻止女性激素引起的癌细胞生长。不是所有具有患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女性都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要根据绝经前,绝经后进行选择不同药物,同时内分泌治疗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对于小叶原位癌患者不愿意接受密切随访或是没有条件进行密切随访,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及重建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但是应该注意到小叶原位癌病变造成患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性存在于双侧乳腺。

所以肿瘤患者在确诊疾病、开始规范治疗的时候,就需要正确认识疾病,避免不正确治疗,包括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并注意随时追踪疾病的变化。

医生感悟

这位患者其实是很幸运的。

在术前坚持要做我们医生认为可做可不做的良性病变,所以意外发现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是一种少见病变,也是一种有争议的组织学病变,有发展成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自从1941年提出后,随着对这一疾病的了解不断加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病例,目前中外文献报道累计超过千例,目前大多数专家把这病看成是癌前病变而不是癌。

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导管终末小叶,生物学行为方面与导管原位癌不同,具有低癌变率,癌变周期长,双侧乳房和多个象限发病的特点。

小叶原位癌一般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就是说患者一般不会因为小叶原位癌本身而到医院就诊,常常是因为合并有乳腺增生,伴有疼痛症状,或者其他病变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溢血、乳头乳晕异常、皮肤改变等,或者钼靶检查发现钙化,所以选择穿刺活检或者手术治疗,在这过程中,意外发现小叶原位癌的病灶。

这名患者正是在乳房疼痛的治疗中,偶然发现了这个疾病。这个案例也证实了,小叶原位癌不是一种大体病变,而是镜下诊断。小叶原位癌不形成可以被触及的乳腺肿块,也不产生其他临床症状,常常与囊肿、乳头状瘤、脂肪坏死或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并存,大多是偶然发现。

病理学是个不断前进的学科,组织学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学的发展带动了我们对于疾病认识的加深,让临床医生可以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也让千千万万的患者受益。对于少见病,我们也将密切关注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让患者在治疗上少走弯路,过得更好。

著作权归作者颜昕所有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保护患者隐私,文章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真实经验是作者本人或家人的真实治疗经验,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转载。如您发现内容有误,欢迎在留言区或后台进行反馈。

想了解更多乳腺癌相关真实经验案例?推荐阅读↓↓↓

《乳腺癌阿姨经历戏剧性治疗,化疗、手术、靶向、内分泌联合效果好》点击「链接」立即阅读>>《75岁高龄患乳腺癌不做手术,辅助化疗提高生活质量》点击「链接」立即阅读>>《胸痛、胸闷竟然是乳腺癌肺转移所致,积极化疗,效果明显》点击「链接」立即阅读>>

发表评论